由于扬州处置了大批官员,这大批官员失势倒下后许多身背陈年旧冤的百姓从扬州大肆涌入京城,登闻鼓是朝廷于民间的耳目,奏叠成沓,冤声不断,林奉儒一人疲于应对,便将诸事托于十二佐官,十二佐官每隔五日需入宫呈禀民情,轮到温姝入宫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之后的事。
入宫前林奉儒笑言,“可有紧张?”
温姝摇头。
陛下救他于水火,他心中只有敬畏和感激。
温姝跟着引路的宫人往御书房而去,温姝怀中抱着奏叠,眼睛盯着脚尖。
宫中鲜花开败,枯黄的草叶在脚下被碾碎发出断裂的哀声。
温姝从面首到佐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起起伏伏的两个月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天子的御书房案前燃着香雾,左右的宫女子打着小扇,珠帘从两侧挂起,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晌午时分殿内静谧无声,偶尔能听闻窗柩外呼号的风声。
温姝恭敬跪候天子的到来,暖室中的炭火蒸起他额头上的汗珠,汗珠滚落在了绣着扶桑花的长毯上。
温姝不知自己维持这样的姿态多长时间,直到听见脚步声。
温姝猛地抬头,此刻终于看清来人的面目。
晋国的君主气度威仪且容貌俊美,玄色的外氅上绣着金色的龙,这看起来不过而立之年的男人漫不经心地转动自己手中翡翠绿的扳指,似乎猛虎都能在翻覆的手中被轻描淡写变成宠物。
第三十七章
温姝躬身行礼,“登闻鼓院佐官温姝参见陛下。”
皇帝示意平身,“有何奏述?”
温姝便将登闻鼓院近期事宜一一尽奏,听皇帝叹息,“扬州这一批官员处置的不冤。”
温姝心道,的确不冤,这一批官员倒下,扬州的百姓才敢入京告御状,不见天日的罪证才会纷至沓来。
皇帝看着跪在毯上的温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