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耀初立,京中形势复杂多变,世家树大根深手中有钱有粮也有能人,耀帝不得不倚仗世家,也处处被世家掣肘。
一起打天下的多是武将,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是好手,治国能指望的不多,这些人不论去哪里任职也不能全然不顾当地大族。
再加上繁华迷人眼,如今功成名就加官进爵,有些人就飘飘然了。
第一次做皇帝的耀帝没想到当皇帝也憋屈,他需要在文臣中培养自己的人手,收拢权力,同时让以前的那帮“兄弟”
清醒清醒。
而且没有几个人知道奉天门外或跪或卧的前朝凤子龙孙是他最大的噩梦,梦里这些人换成了他的子孙。
世家必须打压,取士当重寒门。
打压世家需要一个够分量的自己人,和他越来越两看相厌的义兄阮楚今最合适。
此时的大耀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本当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劝农还乡,释放奴婢。
突然有人跳出来请旨修宫室充后宫,有人反对自然有人附和,政见不合在朝堂上争来辨去太正常了,吵着吵着却歪了楼变成了文臣武将的权力之争,最后以唯一的异姓王阮楚今请奏去封、文臣之首钱丞相乞骸骨结束,还有一串的结党营私目无法纪,文臣武将都大伤元气,一时安分不少,至于开宫选秀自然是不了了之。
耀帝一再挽留,两位去意已决。
耀帝惜才,留钱丞相于皇子院教导皇子,又御笔亲题“上善若水”
四字给回乡的义兄阮楚今,言道后世子孙见字如见人,阮家嫡枝可凭此四字免死四次。
阮楚今性情豪爽,不受拘束,冲锋陷阵是一员猛将,和他的功绩一起暗暗传开的还有他早年受主母磋磨身有隐疾不利子嗣的传闻,巴结他万不可送美女哥儿,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阮楚今是权利斗争两败俱伤离京,“上善若水”
更像是讽刺他贪恋权势,至于四次免死的承诺怎么看都像是揭人伤疤戳人痛脚的漂亮话。
这就像一个信号:耀帝打压武将倚重文臣,现在天下初定治国可不得靠他们文臣吗?自以为看懂了时局的各派系自己也斗了起来,行事越发猖獗,不过十数年死的死散的散,耀帝彻底控制了朝局。
至于阮楚今,辞官归乡后和夫郎遍寻天下名医,听说最多的时候府中养着医者三百,医徒三千,没几年就说养不起了要开医馆,不愿意坐诊的给银子安排车马遣散,最开始他们家医馆不叫也上善医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