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规律,靳云庭在镇北军中握有实权,考虑到世子的处境,为了避免世子更加尴尬靳云庭的妻族只会低于正五品。
乔斯年知道低于正五品也不会是无品级还和离的自己,有时候他倒希望镇北侯真的偏心,不让娶妻算什么,直接把靳云庭嫁给自己这个平头百姓才是一劳永逸。
好在靳云庭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年龄地位也过了任人拿捏的阶段,只要他也喜欢自己,就不会让自己孤军奋战。
到庄子那日何伯提到镇北侯不让靳云庭娶妻生子,乔斯年嘴上说的义正言辞,让何伯不要信讹传讹,自己不过也是闲人一个,在醉仙楼他就问过此事是真是假,当时醉仙楼要加价,乔斯年不过是想起了八卦顺嘴一提,吃瓜还要加价,还是算了。
要是知道会遇见靳云庭,别说手里的干股,大不了以后给大皇子打工还债,借钱他也要知道内情,知己知彼才能更好谋划。
靳云庭在从三品云麾将军上已经五年,这几年立功得到的都是金银古玩之类的赏赐,不知道是亲爹要压他还是皇帝看他不顺眼,或者两者都有。
镇北候府人丁稀少,镇北侯一把年纪还在边关镇守,世子体弱上不了战场,小豆丁靳琛才四岁,立起来至少需要十年,不管愿不愿意这期间镇北侯府都得靠靳云庭撑着。
三十万镇北军吃穿用度、操练调防,都需要他调控物资人马,不说事必亲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大耀的兵役是两年,每年春种后会征集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平民男子补充兵力,这两年属于义务劳动,衣食杂用由军队负责,两年后愿意留下的每月会领到饷银,其中以边军的饷银最多,是每月四两白银。
禁军不在此列,能进禁军的人也看不上那六两银子的饷银。
乔斯年很难想象,连温饱都不能保障,那些兵士是抱着怎样的情怀留下的,或者家里是有多不济,为了几两银子就能卖命。
没见过人间疾苦的乔斯年更想不到,有些人自愿服役甚至是替别人服役只是为了有口吃的。
乔斯年不懂军事,只能在吃上帮把手。
大耀地广人稀,镇北军里几十万成年免费劳动力,开荒种地不要太容易,等上面发现种菜的好处,离合法种粮也就不远了。
粮食短缺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粮食产量低,乔斯年自己有庄子种水稻,水肥伺候亩产将将一百五十公斤,虽然当时他不清楚现世杂交水稻亩产具体是多少,但能养活十倍与异世的人口,杂交水稻的亩产绝对是一百五十公斤的数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