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挺感慨的,有的时候人是要靠机缘的,平时社交积累的人脉,学长学姐顺手捎带的内推机会,保研复试时导师的青眼有加,还有实习公司上司的有意提携如果只是单单地啃书本,这些事情也就轮不上他了。
同去的实习生大部分都只是做做琐碎的助理工作。
但其实那种实习做下来,刷简历也只是个心理安慰,应聘公司hr一细问,阵脚就乱了,如果实习不能真正学到些东西,那也就是在浪费时间。
跟着ivy姐做项目是一种享受学习的过程,加班的话,她还会请组里的人吃夜宵,虽然不是很贵的食物,但是组里气氛很好,一起做项目非常有激情。
最关键的是,ivy很肯教人。
一般一个项目下来,她会先让组员自己去想怎么做,然后再给大家阐述她的思路,指点组员的错误。
郑小舟在她这边先后做了两个项目,工作强度极高。
一开始他excel做的非常差劲,几乎都是学校那点浮皮潦草的知识技巧。
后来咬着牙硬挤时间自学vba编程,通过录制宏减轻工作量,渐渐地,收集处理数据的时候也没那么手忙脚乱了。
他的ppt做的也越来越精进,不像刚实习那会儿那么幼稚了,报告做得简练大方,实习生那点青涩的学生气渐渐褪去了。
项目涉猎的范围挺广的,一头扎进去做,一套项目做完之后也成了外行中的内行,收获不小。
研一的实习经历为他的简历增色不少,毕业之后直接留在了c。
薪金不错,每日工作量也大得很。
月初月末的话,凌晨三四点钟加完班是常态。
也亏得郑小舟身体素质比较好,几个月下来仍然挺得住。
和他一起实习的那群大学生,女孩子就留下一个,男孩子也走了一大半,郑小舟和剩下的这批人处的都不错,团建的时候也会在一起很开心地吃吃喝喝,很快就成为了不错的朋友。
沈誉一没有读研,他的专业挺冷门的,成绩也大多一塌糊涂,好几科都是挂科之后再补考,好一番折腾才将将毕了业。
郑小舟一开始还有点替他发愁,后来看他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卖掉了车子,贷款在二环盘了一套门市房。
一套两层的房子装修一番成了个休闲室,里面有健身房有舞室有猫咖。
沈誉一朋友也多,大部分都是有点闲钱的年轻人,带了不少客人来消费,生意也慢慢做起来了,钱也赚起来了,车子也买了辆新的。
郑小舟觉得不可思议,沈誉一在他眼里,一直都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没想到这个人也在他注意不到的空间里慢慢成长了。
沈誉一脸上那股热血中二的少年气褪却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那种青年人特有的锐气锋芒。
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