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廷若是对书院出手,王从义丝毫不觉得吃惊。
不过他也没有追问,平安不开口,他可以自己琢磨,却什么都不能说。
在崇州城的码头下了车。
平安看了看周人挤挤挨挨熙熙攘攘的场面,忍不住感叹道,“这里看起来你,倒比京城还繁华热闹些。”
王从义道,“崇州府有河有海,商人汇集,自然繁华热闹。”
“江南七个州,岁入占全国几近一半之多。”
平安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这么重要的地方,朝廷怎么可能没有打算,放任自流呢?也许赵璨的到来,本来就是皇帝闲闲一笔,若是能铺开一条路自然好,铺不开也会有别的选择。
那自己该怎么做呢?将最后的人手安排下去,平安身边就只剩下七个人了。
他就带着这些人,换了衣裳,雇了马车,扮成大家公子出行的样子,戴上几大车行李,浩浩荡荡前往天一县。
因为天一书院的存在,天一县的繁华热闹处其实不下崇州城。
但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崇州的热闹是一种嘈杂,带着市井气息。
而这里的热闹,却是一种文气,来往的人都举止娴雅,谈吐风流,大家都放低声音,不会有人大喊大叫,扰人清净。
文治的极致,可能就是这样子了吧?平安忍不住想到一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们在这里住下,平安便将人全部都撒了出去,探听消息。
他没告诉他们要什么消息,只让他们把所有消息都带回来。
他相信,赵璨在这里绝不会碌碌无为,关于他的消息一定不会少。
至于平安自己,则带着王从义,每天在县城里瞎晃悠。
平安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比其他人都先找到线索。
那是一座书斋,名字却极为霸气,名叫“天下书斋”
。
平安忍不住走过去,然后视线便微微一凝。
在书斋匾额下面,还题了一行小字:愿天下人皆可读书。
重逢后各自有心这话实在是太熟悉了,以至于平安几乎是一看到,就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了。
当初他跟赵璨约定,如果赵璨能够将江南的印刷作坊都整合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推广活字印刷术,那么等赵璨回京,他会送他送一份大礼。
平安没有想到,三年时间,比自己年纪还小些的赵璨,竟然真的做到了。
他具体做到哪一个程度,平安还不知道,但光是看这家占地面积十分宽广,士子盈门的书店,便知道它的影响力了。
平安更没想到,有朝一日来宣赵璨回京的人,竟然会是自己。
那时他也没有想好大礼是什么,但总归脱不出把后世人所共知的一些东西拿出来给赵璨,让他能用上。
不过现在,带来能够回京的消息,恐怕就已经是个巨大的惊喜了。
世事变化总是十分有趣,有一些人们看不清楚的规律在其中主宰着,造成的结果也五花八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