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七日后乐游头一回收到李氏的信,言辞恳切求她救救妹妹,嫁妆单子一并奉上。
乐游回信只说国子监天子门庭,督公不是卖官鬻爵之辈,帮不了忙。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在乐游看来,谢昆玉欠原身的也算还清了,他离开国子监照样能考举人。
却不知道后来谢二公子迟迟没中举人,愤恨宁原道断他前程,更是时时唾骂乐游蛇蝎心肠故意勾引。
逝水
烟花三月,绿柳枝柔软牵荡春风轻雾,桃杏争发,正是仕女游春的好时候。
但京城最近颇不太平,人心惶惶,传言侠盗金玉钩到了京城,月黑风高夜偷窃了圣人冠冕上的夜明珠。
一时议论纷纷,传说神乎其神,流言渐渐演变成金玉钩凭一己之力连夜搬空了整个国库。
其实丢东西是真,但丢的是养心殿桌腿上镶的一颗珍珠。
本来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过去,但偏偏让二皇子这个缺德带冒烟儿的知道了,洋洋洒洒上了一篇万言奏疏,从一颗珠子引申到值守内侍监守自盗监管不力,又发散到宦官专权国将不国。
东厂是圣人立的,骂宁原道也就是说圣人有错,于是皇帝赌口气要求掘地三尺也要找出这么颗珠子来。
宁原道这些天为此忙碌不休,乐游也让人紧闭门户注意巡逻。
转眼三月过半,有桩好事降临。
一日宁原道脚下生风回来,告诉乐游乐老爷判了流徙三千里,家财充公。
事情说简单也简单,乐老爷被李家告到知府那里,贪腐、勒索还有谋杀发妻,罪名桩桩件件都有板上钉钉的证据。
谢家与乐家即为姻亲同气连枝,自然尽力往下压,可是李家将乐老爷罪行写在纸上沿街纷纷扬扬雪花般洒下,顿时物议汹汹,甚至有人往乐家门口扔臭鸡蛋,谢家见此只能独身其身。
这里面最不好过的人是李氏,一边是亲哥哥不顾往日情分将乐老爷扒得裤衩都不剩,一边是丈夫将怒气全都撒到她头上,甚至拳脚相向。
她想找亲生女儿求助,但连知府家大门都没进去,只能躲在轿子里大哭一场之后回转。
乐润此时也是自顾不暇,她刚刚灰头土脸跟着谢昆玉回到老宅,林氏怪她看不住丈夫让心肝儿失了好前程,日日刁难刻薄着。
如今娘家出事,林氏摆明车马警告,若有妄动就将她休弃回家,乐润只能顾不得家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