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水,即是用植物或果实煎泡而成的饮料,譬如白豆蔻熟水。
“这是程施主献给敝寺的方子,唤做‘杨枝玉露’。”
小和尚老实说,“近日天热,上山的人多有中暑,饮一杯能解乏清热。”
晏鸿之瞧瞧上头写的“十文一杯”
,爽快道:“确实渴了,给我盛一杯。”
谢玄英示意小厮付钱。
小厮揣度主子心意,给了六十文,每人一杯。
小和尚收了钱,拿起盖子,舀出一勺香瓜,一勺冰粉,再浇上碧绿的汁水,绿莹莹的如竹林余韵,光看就觉爽口。
晏鸿之慢饮一刻,品其味:“唔,甘草、银丹草(薄荷),黎朦(柠檬),还有陈年碧螺春,茶叶略差了一些。
这透明如冰之物是何?”
“小僧不知,这是程施主的秘方。”
小和尚指着山间的围障,道,“老先生若是想知道,不妨亲自一问。”
晏鸿之老花又近视,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发现那边有一块牌子,上书“义诊”
二字。
又有一块白布,写着“妇孺优先,老人其后,不治成丁,烦请见谅”
。
晏鸿之“咦”
了声,负手前去一探究竟。
谢玄英泼掉茶水,茶叶太劣质了,纵有甘草也难掩其涩味:“老师?”
“无妨,时候还早。”
晏鸿之走近,方才发现草木掩映间支有一草棚,挂了些许茅草遮挡两面。
居中坐了一女大夫,正在给乡间夫人看病。
“老爷。”
晏家的小厮十分机灵,早早打探了来龙去脉,低声回禀,“这是按察副使陈大人家的亲戚,父母双亡,自幼习得医术,偶尔来天心寺义诊,为贫家妇孺治病,替亡父亡母积攒功德。”
晏鸿之抚须一笑:“倒是个孝女。”
他弄清始末,且见是个年轻女子,便失了兴趣,转身上山。
谢玄英转回视线,欲言又止。
他已经认出了程丹若。
“三郎?”
谁想略一驻足,就被老师逮个正着,“瞧什么呢?”
仓皇之下,谢玄英只好随便找话应付:“义诊自是好事,然贫户人家,成丁才是顶梁支柱,一旦得病,全家无着。”
“怕也是无奈之举。”
晏鸿之笑了笑,再次驻足。
以他的年纪,倒也不必避讳什么,仔细瞅了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