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个很大的惊喜。
徐文美利用刘家的渠道,从江南给平安送了一封信过来!
据他说,本来是打算走皇城司的路子,但是也不知道谁可信。
毕竟当初在西北的时候,有冯玉堂在,根本不必担心这个,但现在却不同了。
万一信被送到石世文那里,就等于是送给皇帝了。
对于徐文美能够猜到折扇跟自己有关系,平安并不觉得惊讶。
不过他也觉得以后跟徐文美通信会有点儿麻烦。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赵璨在江南也有安排,肯定会定时通消息的,或许可以请他帮忙。
——以前平安担心赵璨知道徐文美的消息,现在却是不怕了。
然后徐文美还在信里说了一下自己到江南之后的事。
他借着折扇的事情,跟温成碧扯上了关系。
好在已经将温成碧忽悠住,绝对不会将他的身份透露出去。
而有了温家人开路,他很快就在江南的士子中间取得了一定的声望。
然后徐文美就借着这个机会,拉拢了温家和江南好几个世家,还有刘家的折扇店,大家一起创办了一份文报,名叫《诗文荟萃》。
专门用来发表江南影响力较大的文会上面出现的优秀诗文。
因为有背景,再加上又笼络了一大批十分有名声的士子,所以这份报纸,很快就被江南的文士们认同。
目前是双日刊,发行一千二百份,就摆在折扇店书店和专卖笔墨纸砚的店里,基本上印出来就会被买光。
根据徐文美的说法,之所以只能印一千二百份,是因为现在用的墨有点问题。
印上去之后迟迟不干,所以就需要更多的工序,而且要单独晾晒。
这样一来,自然就更费时间,印量也就减少了。
因此他们正在研究墨,准备弄出速干的墨来,到时候印量就可以提升了。
油墨的制法平安还真没有钻研过。
虽然他喜欢的冷门知识很多,但毕竟不是全才,在这件事上,是帮不上忙了。
随信还附送了,而是报纸的排版,各个版面的内容什么的。
虽说当初徐文美走的时候,他给过徐文美一份关于报纸的计划书。
而且还手画了一份报纸排版交给徐文美,作为参考。
但是不管是什么事情,做完了计划都是不够的,总会出现许多始料不及的意外,所以需要随时做调整。
这也是徐文美将报纸送来给他看的意思。
不过平安看完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听不出什么意见来。
因为徐文美考虑得很全面。
甚至连广告的位置都空出来了,整理出来,付印成书,就名《某某酬唱集》《某某文集》。
前朝时的临川派,曾经出过不少这样的本子。
不过如此将优秀者挑出来刊载,还有人撰文作评,倒也新奇有趣。”
这个平安也听说过,不过他拿来给皇帝看,自然不是因为有趣。
平安笑着道,“陛下,江南纵然文风荟萃,但是京城却是天子脚下,怎能输给他们?”
“你的意思是,让京城也办一份这个报纸?”
皇帝很快听出了弦外之音。
平安点头,“俗话说,文无。
与其让他们瞎折腾,莫如让他们到报纸上去吵。
至少在咱们的控制之中。”
大楚朝不以言获罪,暂时也没有出过什么文字狱,所以文士们的胆子是很大的。
还曾经有人在金銮殿上写文章嘲讽朝廷,最后虽然被革了功名,永不叙用,但是也没有性命之忧。
那是大楚朝批评朝廷和时政,哗众取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